MBA《组织行为学》课程案例分析报告代写案例
案例1:存款保险制度来了,普通老百姓怎么办?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一、案例材料
1.背景资料
酝酿已达20年之久的存款保险实施在即。央行于2014年11月30日发布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拟规定境内银行金融机构投保存款保险。截至2011年底,全球已有11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近期,央行已就存款保险制度最终方案向各商业银行高管征求意见,业界呼吁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有望于2015年初推出。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可提高金融体系稳定性,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但其本身也有成本,可能诱发道德风险,使银行承受更多风险,还产生了逆向选择的问题。据悉,存款保险机构的保险基金设在央行下属的金融稳定局,由各投保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纳;保险方式为限额全保,即存款额50万元以下的账户全额保险,包括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考虑到公平竞争,即所有的金融机构都不再享受隐形的国家担保,监管当局已批复同意按照央行的设计,将“农字头”银行全部纳入,存款保险制度将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所有农信社、农商行、农合行、村镇银行。考虑到中小银行对于缴纳费率高、成本加大的担心,存款保险制度针对相对实力孱弱的“农字头”银行及小银行,比如农信社,会考虑适当的政策倾斜,最初几年会免交或减免保费。
至于是否会发生存款搬家,小银行的客户把存款搬到大银行的情形,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表示:“小银行存款搬家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影响不大;央行的摸底调查显示,没必要担忧。因为大量账户的存款都是小额账户,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大额存款都在大行。”多位业内专家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将引导公众对其要存款的银行之风险做判断,超过一定限额的存款户会考虑把自己的存款分成若干份,分别存到不同的银行。
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将出现存贷款利率从上升到回落、实际利率由负变正、存贷利差的收窄、存款利率向货币市场利率的靠拢、金融机构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等现象。
央行行长周小川2014年11月28日在《人民日报》发文称,加快建立功能完善、权责统一、运作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促进形成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周小川明确指出,存款保险制度要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实行有限赔付和基于风险的差别费率机制,建立事前积累的基金,具备必要的信息收集与核查、早期纠正及风险处置等基本职责,与现有金融稳定机制有机衔接,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中国正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银行存款大战、收益率大战剧烈,金融机构负债成本不断上升。目前市场已有共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明确金融机构经营失败时存款人保护和损失分担机制,是下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坚实前提。存款保险制度亦被认为是放开民营银行的先决条件。业内专家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其实是关系改革成败的核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似乎是为了让中小存款类金融组织能破产。但在市场伦理上,对小型金融组织应保护,对大型金融组织应限制。中小银行非但不应破产,反而对其发展初期应加以保护。存款保险机制的目的不是把本来不多不大的社区性金融组织置于高成本(缴纳高保费)、高破产概率(因为面对大银行的非对称竞争)的境地。相反,存款保险机制在于通过事前的“体检”,让银行明白自己的状况,并防患于未然。
2.存款保险制的理论解释
国际上通行的理论是把存款保险分为显性存款保险和隐性存款保险两种。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对存款保险的要素机构设置以及有问题机构的处置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优势在于:明确银行倒闭时存款人的赔付额度,稳定存款人的信心;建立专业化机构,以明确的方式迅速、有效地处置有问题银行,节约处置成本;事先进行基金积累,以用于赔付存款人和处置银行;增强银行体系的市场约束,明确银行倒闭时各方责任。
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则多见于发展中国家或者国有银行占主导的银行体系中,指国家没有对存款保险做出制度安排,但在银行倒闭时,政府会采取某种形式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因而形成了公众对存款保护的预期。
截至2013年底,中国尚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但实际上存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即以国家和政府的信用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商业行为进行担保。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符合中国使用行政手法对市场问题进行调控的一贯作风,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3.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历程
2012年1月初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和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之后均提出,要抓紧研究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方案,择机出台并组织实施。2012年7月16日,人民银行在其发布的《2012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称,中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同月,一份题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刻不容缓》的报告提交至决策层。
2013年,央行发布《2013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内部已达成共识,可择机出台并组织实施。
2014年1月,央行在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表示,存款保险制度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中国已全面展开的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在2014年择机推出可能性很大。 3月11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存款利率很可能在2014年或2015年放开。
2014年11月27日,人民银行召开系统内的全国存款保险制度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省级分行领导到京参会。研究部署于2015年1月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11月30日,《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2015年3月3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存款保险条例》,该条例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中国酝酿了21年之久的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建立。根据条例,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央行此前测算,这一标准可以覆盖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
4.中国版存款保险制度的要点解读
中国人民银行在关于《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中强调,目前,我国银行业经营状况良好,总体运行稳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和公众对我国银行体系的信心,推动形成市场化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促进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
征求意见稿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央行强调指出,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所有存款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加起来在50万元以内的,全额赔付;超过50万元的部分,从该存款银行清算财产中受偿。对50万元的最高偿付限额,人民银行根据2013年底的存款情况进行了测算,可以覆盖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存款人的存款能够得到全额保障,不会受到损失。而且,这个限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经济发展、存款结构变化、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调整最高偿付限额,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执行。
央行特别指出,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即使个别小存款银行发生了被接管、被撤销或者破产的情况,一般也是先动用存款保险基金,支持其他合格的金融机构对出现问题的存款银行进行“接盘”,收购或者承担其业务、资产、负债。这样存款人的存款将转移到其他银行,继续得到全面保障。确实无法由其他银行收购、承接的,按照最高偿付限额直接偿付被保险存款。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5.存款保险制度来了,对百姓有啥实际影响?
(1)储户不能再停留在“银行不会倒闭”的老观念上,要正确认识“银行也是企业,经营不善一样会倒闭”——那不是万能的保险箱,你的钱仅仅是交给他打理而已!
(2)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大额储蓄存款可多选几家银行。如果最高保50万,那么很简单——你有100万最好就存两家银行咯!
(3)凡是存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都算在其中。所以无需因为“有的银行保有的银行不保”的困扰而“存款腾挪”。
(4)你也不需要像买保险那样出“保费”,这笔钱一般银行出,和我们储户没关系。每个银行都要为自己的存款买保险,交到名叫“存款保险基金”的机构中,当然了费率也不一样。
(5)不要简单的以哪家银行利率高就存哪家银行,高利率伴随高风险同样适用于百姓存款。从长远看,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你还是需要将安全性的考虑放在重要位置。
(6)别把理财产品当储蓄存款,这个是不保的!
(7)保险存款制度是为储户的存款加上的一层保障,也是风险提示,这意味着银行不再是绝对安全的港湾,存款并非长久之计。你有100万,可以分两家银行存,可是如果1000万呢?明显分20家银行太麻烦——还得学着去投资去理财呀。
(8)咦,是不是怕了呀,感觉好危险的样子!实际上,正好相反,存款保险制度无论是从立法来讲,还是从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来说,都是加强和完善对存款人的保护,使存款人的存款更安全!
二、案例分析
1.试分析我国推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
2.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对我国商业银行及金融市场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3.结合自身存款实际分析,面对推出的存款保险制度,我们如何应对?
张一飞与经理的对话
会议室里,张一飞正与经理争吵不休。今天是3号,按照惯例正在召开部门月度工作布置会议。
“这个指标我完成不了,经理你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根本不知道我们在一线的辛苦。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新客户很难开发。现在你要求这个月的业绩增长30%,这根本就不现实。”张一飞对于经理布置的本月工作任务很不满。
“为什么你完成不了呢?”经理问道。
“我人手不够。我带的三个业务员中,钱永刚刚毕业没什么经验,老周和赵明不错,可是赵明这个月18号就要离职了,没有兵你让我怎么打仗?”张一飞觉得这个理由很充分。
“就这个原因吗?这是你的问题。怎么带新人,怎么降低老员工离职带来的业绩影响。是你这个做主管的应该考虑的事情。”经理说。
“我的问题?那经理你做什么?难道部门任务都是我们的事情?”张一飞不服。
“如果你觉得做不了,可以选择辞职。”
“辞职就辞职,照这样下去根本就没法做了。”
“好。你可以离开会议室了,等会议结束后把辞职报告交给我。”
问题:
1. 张一飞在沟通中存在什么问题?
2. 张一飞应该怎样给经理提出建议?
别人家的公司从没让人失望
最近几年,百度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百度在BAT阵营里与阿里和腾讯的差距逐步扩大;另一方面,魏则西事件让人们重新审视了百度搜索。此外,一波波高管离职还给公众留下了百度水很深的印象,在陆奇离职的当天,百度股价大跌,很多人担心,百度业务会放缓甚至停滞。但事实证明并没有,百度金融拆分完毕,爱奇艺成功上市,百度方向更加坚定,推动AI技术在百度全系产品(信息流、地图、输入法、翻译、百科、贴吧)落地,百度正在大踏步向前。加之最近,谷歌透露要重返中国大陆市场,百度终于火力全开。在2018年的百度“Summer Party”上,李彦宏宣布了几件事。
现场豪发600万美元,激励小团队创新与精进
百度的“Summer Party”,已经办了八届,形式、内容、意义、目的可以类比“阿里日”,这场活动既是企业文化的落地体现,也是公司内部员工关怀和嘉奖人才的好机会,还是展现公司最新产品的新舞台。在各类展台前,有永远都赢的猜拳手AI,还有能用AI刷脸支付的自动售货机。除了展示各种高科技新产品,“厂长”李彦宏例行颁布了“百度年度最高奖”,六支团队各获得100万美金奖励,也就是一口气颁发了600万美元豪奖。值得注意的是,“百度最高奖”只针对公司总监级别以下、对公司做出卓越贡献的基层员工,要获得该奖必须符合三项标准:项目足够重要、结果远超预期、团队不超过10人且不能有总监。这是迄今为止国内互联网企业给予普通员工的最高奖励。截至2018年,百度已发出了30个“百度最高奖”,奖金总金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建立了鼓励“小团队做出大事业”的企业文化。
早餐夜宵免费+“青松计划”,心疼员工的胃,更爱护员工的家人
从前,百度只有周一的早餐免费,而从2018年8月13日开始,员工每天的早餐加夜宵都免费!胃是人类最接近心房的地方之一。百度此举,在温暖员工胃的同时,一并温暖到了员工心底。
除了早餐夜宵全员免费,2018年10月,百度将推出“青松计划”。“青松计划”,顾名思义,青为“青春”的“青”,松为“不老松”的“松”。员工在外打拼,无非是想让家人一起过上富裕的好日子。父母的身体健康,实乃子女最大的心愿。百度为司龄两年以上百度员工的父母提供全国范围的医疗保险,并且不限父母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有无社保。这一次,百度让外界感受到了真正的温度,这两个面向百度员工的福利受到外界广泛的关注和赞许。
李彦宏深情告白员工,厂长没有你们是不行的
李彦宏在颁奖时,深情告白了员工,他说:“有一句话说得好,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今天,我们的告白语是什么?是在一起,了不起!”李彦宏还在演讲中讲起了段子:“今天来了很多百度人,刚才跟大家握手的时候,我感受到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人,有运动型的,有居家型的,有沉稳型的,也有Party Animal。总之,可甜可咸,个个都非常厉害!那么,你们的厂长是什么型的?是没有你们绝对不行的!”如此深情告白的李厂长,让人印象深刻。同时,百度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Lee在现场也发言说:我一直都在思考,在你们为了使命勇往直前、披星戴月的时候,公司还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让你们的成长更加心无旁骛、更加无后顾之忧呢?
如此关心员工的成长与收获,是百度所倡导的“陪伴文化”的体现,大家在一起并不只是工作,而是发自内心地长久相伴。真心付出,彼此体谅,用共同的信念,勇敢地面对未知,一次又一次突破极限,为对方着想,这才是了不起的在一起!要知道,福利并不只是给钱,将发钱变成运营成本那样简单,维系员工的心,关爱员工本身,要让员工与公司捆绑成为命运共同体,这才是福利的最终目的。在这一点上,百度已经走在了前头。
问题:
1. 运用魅力型领导理论和变革型领导理论分析案例中李彦宏的领导。
2. 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面临组织员工以新生代员工为主体的新局面,领导应做出哪些改变?
某病理实验室
“抱歉,苏主任,虽然我很喜欢这个工作,但我不认为我有胜任血液科主任的能力,何况目前矛盾还持续着。”丁淑珍镇定地说着,但掩盖不了心烦意乱的样子,然后转过身,走了出去。
苏京华主任坐在桌边,心里想着:她没有错。真的,这场纷争已经白热化,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也许我应做些事,但要怎么做呢?
苏主任是一家大医院病理实验室的负责人。实验室是职能式的组织,底下分成若干科,科的成员都是受过良好训练的医学技师及专家,全部是女性。其中两个最重要的科——血液科及化学科,是共用一个房间的。事实上,在10个月以前,当这个实验室扩大及改造时,领导特地将这两科凑合在一起,以便互助合作,互通消息。
然而,很不幸的是,这两科从来就没有合作过。相反地,他们尽量避免互相帮助,两个团体的成员之间甚至怀有敌意。在休息时间,午餐时间,这两科的人也很少和对方接触。当然,偶尔的交谈间或有之,但这种情形实在绝无仅有。
就苏主任记忆所及,这件事情开始时,只是两个人个性不合而已。这两个人,一个是医学专家金莉莉,一位是化学科主任英兰慧。金莉莉在实验室工作,已经有五年的历史。在刚进实验室的三年内,金莉莉依照实验室新进技师的培养计划,一科一科地实习及工作。她在各科的工作,表现得颇为杰出;同时,她非常努力工作,愿意担负工作责任。
两年前,金莉莉转到化学科,在这里,她的生活方式和她的主任起了冲突。简短来说,金莉莉是一位年轻、有吸引力、且单身的女孩。据苏主任的猜测,依她那种美丽漂亮的外貌、以及活跃的社会行为,人家一定会说:莉莉是一位“风流”的女孩。她爽朗、活泼的个性,以及很强的工作能力,使她成为一位非正式的领导者,尤其是在年轻的技师群当中,相反地,英兰慧在实验室中已经呆了12年,且已经干了6年的化学科主任。她是一位中年妇女,虽然不是老古板,但对金莉莉的生活方式始终格格不入,有时她也会和苏主任抱怨:莉莉会把其他女孩带坏的。
当金莉莉被分派到化学科时,金莉莉曾发表意见说:英兰慧实在没有当主任的资格。同时她的态度亦变得相当不友善,时常嘲弄英兰慧。结果,英兰慧对她工作表现的考核结果,给了一个很差的评价,这也是经过苏京华主任认可的。
考核之后,金莉莉的考绩在其友好的伙伴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大家都严厉地批评英兰慧的作法,说她以偏见的眼光来评价莉莉,同时对行政领导竟然同意这种“偏见”,颇为不满。因为她们认为,很明显地,莉莉是一位优秀的员工。于是金莉莉请求调到血液科去,并一直呆到现在。然而,对化学科,她还是保持着讥讽的态度,她严厉地批评化学科主任,连带也批评化学技师。同时,她也强调她的能力很强,足够胜任血液科的工作。
论及金莉莉的科技能力,实验室领导也没有话说。金莉莉在血液科工作之后,工作绩效又回复到原来的样子,和以前一样高,她继续受到别人的尊敬,在实验室也交了不少的朋友。相反地,英兰慧和化学科还是老样子,一点也没有改变。
英兰慧仍然将化学科管理得很好。然而,她认为金莉莉会带坏其他女孩子的想法,还是没有改变。于是私人的冲突逐渐扩大及两个科,终于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首先,由于金莉莉及英兰慧的关系,血液科及化学科之间形成了一堵巨大的墙,两者无法共同合作、互通有无。
此外,这种关系迫使血液科一位新上任的主任因此辞职。两年以前,当一位老资格的主任辞职之后,主任位置由李秀芬接替。李秀芬是一位受过良好训练的血液专家,本来是在南方一家著名的医院工作。到血液科之后,她受到五位技师及专家的批评,同时处处和她作对。虽然李秀芬想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善这种情况,但终归于失败。最后,她觉得实在撑不住这种场面,于一年前辞职不干。自从那时候开始,已经有8个月了,该科没有一位正式的主任。行政领导认为丁淑珍——一位年轻的药学专家——是当主任的合适人选,她曾非正式地领导该科。但丁淑珍认为:如果真的受命担任这份职务,是否能当好正式领导者颇成问题。
冲突之后的第三种不良影响,是新进人员在调进血液科或化学科之后,就形成了两派,有的倾向金莉莉这边,有的倾向英兰慧这边。在许多状况下,行政领导都注意到了:一位被推荐人称赞不已的女孩在进了化学科之后,不但工作绩效很低,而且态度很坏,追根究底,才发现原来是金莉莉“哲学”在作怪的缘故。
苏京华主任很感伤地承认,她没有料想到会弄到这种局面。她认为只要把莉莉调离化学科到血液科,即一切的冲突就迎刃而解了,然而,不但事与愿违,而且变本加厉。她已经不能再失掉丁淑珍,或其他聪明干练的人了,因此,她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改变目前的困境。
思考题:
1. 显然血液科与化学科的矛盾、冲突已对实验室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那么造成这一冲突的具体因素都有哪些?这一冲突是否只有弊而无益?如果说它还有益的话,表现在哪里?
2. 现假设你是苏主任,你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链接:https://daizuozuoye8.com/?id=552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