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经济学课程论文代写案例——农村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地理空间分析
农村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地理空间分析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空间演化机制以及促进合理有序城镇化的空间治理策略。首先,通过对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概念、类型和测度进行分析,明确了其涵义并选取了合适的指标进行测度。其次,针对不同区域之间的空间差异,特别是东中西部区域之间的差异,提出了相应的观察和分析。随后,从空间集聚效应、空间结构效应和路径依赖的空间锁定效应三个方面探讨了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演化机制。最后,提出了优化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完善相关政策以及加强对重点区域的扶持与规划引导等空间治理策略。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本文旨在为加深对农村人口城镇化过程的理解提供参考,并为相关政策和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农村人口城镇化、地理空间分布、空间治理策略
一、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一)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概念、类型和测度
农村人口城镇化是当代中国推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它既关系到农村数亿人口的直接利益,也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布局。为了深入分析农村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我们有必要首先厘清其内涵与类型特征,并选择恰当的指标对城镇化程度进行测度。
从概念上看,农村人口城镇化可定义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的过程,具体涵盖三个层面:第一是户籍性质的改变,从农业户口向非农户口转变;第二是就业方式的转型,从农业劳动向参与非农产业、服务业的过程;第三是生活方式的市民化,最终实现与城镇居民同质化。通过上述渠道,农村人口实现非农化就业和城市生活方式,完成向城镇居民的转变。
按照实现非农化的路径,农村人口城镇化可分为外出型和本地型两类。外出型是指通过迁移到外地城镇实现非农就业;本地型则是依托所在地城镇发展实现转型。距离的远近又使外出型可细分为远程迁移和近距离迁移。针对测度问题,农村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比例、外出就业比例、产业结构升级程度等指标都能较好反映。
(二)不同区域农村人口城镇化程度的地理空间差异
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迁移在中国区域差异巨大的背景下呈现出复杂的空间分布特征。从区域范围看,东中西部存在显著差异,各省之间以及省内部的差异也较大。这主要源于自然地理条件、区位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具体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东部地区由于背靠海洋,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备,产业结构高级化,城镇体系发达成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的首选地区。2020年的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东部地区农业人口转移比重高达60.2%,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其次,为52.3%,西部地区最低,仅有39.1%。
在发达地区内部,不同省份之间也存在城镇化水平的差距。例如,江苏省2020年的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7%,高于邻近的浙江省(57.3%)和广东省(52.8%)。这主要是由于江苏省区位交通条件更优、城镇体系更加完善所致。各省内部的区域差异也较为显著,南北差异、沿海和内陆差异等都较明显。
此外,在县域层面,区位、交通、资源禀赋等条件的变化更大,农村人口实现城镇化转移的潜力
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多尺度视角,运用GIS和大数据技术,找出驱动区域差异形成的关键机制,以便制定针对性的空间治理策略。
(三)影响农村人口城镇化地理分布的因素识别
影响我国不同区域农村人口城镇化空间分布和程度的因素较多,既有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有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地形地貌作为基础的自然环境,对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迁移形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山地、高原等地形较为复杂的区域,城镇体系发育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这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的可能性。而平原、盆地等有利于人口聚集和城镇建设的地域,农村人口外流压力较大。
第二,交通运输条件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区位交通便利的地区,产业联系更加密切,农村人口到周边城镇就业的可能性更高,农村人口城镇化程度也更深。反之,交通不便地区的城镇化受到一定制约。此外,交通设施“点-轴”的配置也影响城镇体系的集聚效应。
第三,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环境。产业结构越高级化、城镇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非农产业的吸纳能力更强,也更有利于带动周边农村人口实现城镇化。
可以看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影响着区域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规模。这种差异性需要在研究中加以关注,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二、农村人口城镇化过程的地理空间演化机制
(一)农村人口城镇化的空间集聚效应
城镇的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城镇通常集聚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医疗服务以及其他社会福利资源,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资源配置相对不足。因此,许多农村人口选择向城镇迁移,以谋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这种人口向城镇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形成了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
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扩张和城乡建设的不断完善也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集聚。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原本的农村地区逐渐被纳入城市规划之中,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这种城市扩张的过程,使得原本分散的农村人口逐渐被城市所包围,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转移和集聚。
此外,政府的政策导向也对农村人口城镇化的空间集聚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许多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城镇化政策,如城市建设、农村改革等。这些政策鼓励和引导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流动,加速了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进程。同时,政府还通过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规划布局等措施,进一步吸引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集聚。
总的来说,农村人口城镇化的空间集聚效应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它不仅是城镇化进程的结果,也是城镇化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们可以预见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集聚效应将继续加强,城镇化的空间分布格局也将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深入研究和理解农村人口城镇化的空间集聚效应,对于促进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空间结构效应
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空间结构效应表现为城市内部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在城市内部,人口往往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现象,形成了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和人口稀疏的郊区等不同空间结构。迁移至城镇的农村人口往往更倾向于聚集在城市的核心区域,这一趋势使得城市中心区域的人口密度增加,形成了人口集聚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
其次,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空间结构效应还表现为城市与周边农村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和空间联系加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周边农村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人口流动成为城乡之间重要的连接纽带。一方面,城市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的迁入,另一方面,城市中的就业、消费等需求也促进了城市向周边农村地区的人口输出。这种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不仅加深了城乡之间的联系,也影响了城市与农村地区的空间结构和发展格局。
同时,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空间结构效应还受到城市规划布局和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城市的规划布局和政府的政策导向往往会影响到迁移人口在城镇地区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例如,一些政府可能会通过引导农民工就业、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推动城市更新等方式,调控城市的人口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农村人口城镇化路径依赖的空间锁定效应
历史和地理因素是农村人口城镇化路径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条件,在城镇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和空间结构。例如,一些具有长期农业传统的地区,由于其农业资源丰富,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进程相对较慢,城镇化路径往往呈现出较为缓慢的趋势。而一些沿海地区或交通便利的地区,由于其区位优势和经济条件,城镇化进程可能会更加迅速,城镇化路径也更容易实现。
制度和政策因素也是农村人口城镇化路径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地区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体系可能会对城镇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城镇化路径的差异化。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可能通过土地政策、户籍制度等手段,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流动,造成了城镇化路径的锁定和固化。而一些政策开放度更高、更加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地区,则可能会呈现出更加活跃和灵活的城镇化路径。
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到农村人口城镇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传统可能会对城镇化进程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城镇化路径的差异化。例如,一些地区由于其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和农村文化传统,城镇化进程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城镇化路径相对固化。而一些经济更加发达、社会文化更加开放的地区,则可能会呈现出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城镇化路径。
三、促进农村人口合理有序城镇化的空间治理策略
(一)优化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实现均衡发展
首先,优化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需要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合理配置城镇资源。通过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科学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范围和功能定位,合理布局城镇,避免城市过度集聚和过度扩张的问题,防止大城市“城中之城”和小城镇“城镇化的过度空心化”。同时,要合理配置城镇资源,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其次,优化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需要加强城市群和城市群间的协调发展。城市群是指一组相互联系紧密、地理位置接近、经济社会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市集聚区域,是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可以优化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同时,要加强城市群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要素的互补共享,推动城市群之间的协同发展,实现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协调。
最后,优化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还需要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旨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间的互利共赢。通过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协调。
(二)完善相关政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第一,政府应加大城镇化政策的力度和广度,从国家层面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城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策导向,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要加强地方政府的政策落实和执行力度,确保城镇化政策能够有效贯彻落实到位。
第二,政府应加强对城镇化过程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例如,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和服务质量,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品质。同时,要加强对农村人口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农村人口的就业能力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第三,政府还应加强对城镇化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和管控。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和问题,如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城市环境污染等,都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例如,要建立健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村人口在城镇地区的基本生活保障和权益保障。同时,要加强对城市环境保护的监管和管理,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三)加强对重点区域的扶持与规划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重点区域的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对重点区域实行差别化的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例如,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资源枯竭地区,可以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吸引和扶持企业和人口向该地区集聚,推动其城镇化发展。
其次,政府应加强对重点区域的规划引导和空间布局优化。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准布局,合理配置重点区域的城镇资源和功能布局,推动其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发展路径。例如,可以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集聚区和城市群,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化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要注重保护和利用好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推动城镇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
最后,政府还应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通过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民生改善措施,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增强其对城镇化发展的认同和支持。同时,要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提高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服务水平,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孙露,赵菊连. 农村人口空心化困局与突围 [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 (03): 18-20. DOI:10.13665/j.cnki.hzjjykj.2024.03.054.
[2]程开明,刘书成. 城镇化影响共同富裕的机制及效应——基于收入差距的视角 [J]. 华东经济管理, 2023, 37 (12): 78-88. DOI:10.19629/j.cnki.34-1014/f.221009009.
[3]刘晓萍.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J]. 中国经贸导刊, 2023, (11): 48-50.
[4]聂英,胡水清清,韩鲜籽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变化趋势与发展路径研究 [J]. 农业经济, 2023, (11): 82-84.
[5]张强,张怀超. 畅通逆城镇化走向的城乡要素流动 [J]. 区域经济评论, 2023, (06): 76-83. DOI:10.14017/j.cnki.2095-5766.2023.0093.
[6]冯高缘,戴浩,樊帆.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影响 [J/OL]. 中国农机化学报, 1-10[2024-02-2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2.1837.s.20231016.1558.002.html.
[7]通振远. 我国小城镇发展战略及方向 [J]. 新型城镇化, 2023, (10): 83-105.
[8]丁成日,李琪. 城市规模和行政等级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 [J]. 城市发展研究, 2023, 30 (09): 42-51.
本文链接:https://daizuozuoye8.com/?id=838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