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亦善亦恶-高中作业代写
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是从古至今亘古不变的话题。追溯中国史册,告子表示:“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无分子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在告子的字里行间中,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其本质是非善非恶的,只是由于生长年代、成长环境的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人格特性。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然而,这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言论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性善论,与“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的性恶论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般的联系与差异。于是,人性善与恶便成为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大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
研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对于人性的解读,本人认为凡事皆有对立两面,人性亦善亦恶,并且这种亦善亦恶的人性虽受环境影响,但其根本还是出于人性本源。例如,新生儿是未受外界影响的纯粹个体,但其见到父母时的笑逐颜开与感知冷饿病痛时的放声啼哭也会产生性善与性恶两种不同表现。而且这种现象是抛除特例而普遍发生的,这种现象与姜子牙所论述的“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的人性亦善亦恶论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于是,经过种种论述便有了人性亦善亦恶的观点,也因此而纠正了“性善”与“性恶”的极端思想。并且,人性亦善亦恶,是极其符合中华民族的中庸文化特色的。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在人性塑造上始终遵从着“惩恶扬善”、“显善昭恶,劝诫后人”的向善思想。可是即使是弘扬,也无法抑制部分人性的恶。例如,各个国家都有着严明细致的法律法规,但即使这样仍然无法杜绝犯罪现象。但如果将此种现象归置为“性恶论”,那么像雷锋、董存瑞、钟南山等人在国家大难面前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的果敢与奉献将再一次把性恶论的天平向善倾斜。
其次,人性亦善亦恶的观点与经济法学科所阐述的“人性的冲突与调适”的法律形式是相契合的。经济法是在尊重“经济人”人性善恶的基础上而加以制定的。经济法在表面上是一种更加倾向于“性恶论”的制法原则,它体现了经济人对于自身利益的一种追求。然而,片面的说逐利是归属于性恶论也是不对的,因为即便是利益也存在着共赢二字。共赢思想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结果上,就沿袭着对社会有着积极和正面作用的性善理论。而共赢思想也正是经济法等法律制定的初衷。
其实无论是引经据典,还是立足于生活实际。人性的亦善亦恶论都是成立的,就像是同一个人在对待不同事物、不同人时所做出的表现也皆有异同。例如,我在完成学业时所表现出的偏科现象,正可以解释出人性亦善亦恶的观点。所以,无论是大方向的制法立法还是小范围的人格塑造,都应当在崇善的前提下,尊重人性存在恶的现象,遵从人性亦善亦恶的正确观点。
本文链接:https://daizuozuoye8.com/?id=84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