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左吧

代做作业_国开电大作业代做_奥鹏作业代写_各科作业辅导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代写

admin    2021-02-04    1174

社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在社会的大环境背景下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现象。通常我们所学习的心理学是一种正向思维,即心理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而社会心理学则恰恰相反,它所体现的是社会环境对人外在表现的影响,进而形成综合心理素质。而这种影响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生命诠释,其主要表现在个体成长、人际交往、群体生活等方面。而社会心理学言论的指引,则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最终达到实现自我价值、发挥自我价值、感受存在感及幸福感的目的。下面,本人将以个人视角向读者论述学习心理学过程中自身的成长过程。

微信号:wuyouhw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一、社会心理学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学习社会心理学于我而言是一种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的思维方式及生活态度的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也会直接导致我行为上的改变。实际上,态度和行为之间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的一个状态,而社会心理学则是通过态度上的指引来规范人的行为,让人们强化积极态度、弱化消极态度,并且这种规范指引作用的能力很大。例如,我在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我会通过爱国的诗歌、爱国的视频等途径,让我的学生们通过激昂的语调、振奋的音乐来感受那种爱国者的爱国情怀,从而培养他们的家国意识。这一过程正如奥尔波特所阐述的“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对于幼教这个职业而言,我学习这种社会心理学就能够帮助我对学生们的人格养成、性格养成等方面作出正确的指引,让他们在人格塑造的过程中以符合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方向去发展,以便于他们在成长之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此外,社会心理学在自我展示理论与认知不协调理论方面的作用,对于我个人及开展幼教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作为一名幼师,我和孩子们的父母一样是孩子在人格塑造过程中的启蒙老师,因此我的行为举止对于孩子们的行为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引作用。而自我展示理论则可以帮助我调整态度达到与行为高度一致,但与此同时我还应当减少“过度合理化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过程中,我通常会采用小红花贴纸积分等方式去激励孩子们主动学习,并且这种方式对于调动孩子们学习兴趣起到了一定成效。但是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并对其中的利害关系进行分析,我发现这种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可取的。例如,当我布置一项学习任务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时,孩子们虽然都能够在奖励的推动下去学习,并且具备很好的争先意识。但是如果我布置一项学习任务并声明没有奖励时,大部分孩子的主动学习就会迅速转变为被动学习。基于此,我认为在引导孩子主动阅读时,可以将更多的吸引力结合到书本内容、故事情节中去,以培养孩子们的真正阅读兴趣,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学习效果。

二、社会心理学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在社会心理学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中有一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我认为这一效应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时,与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所倡导的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身为教师应当作到一视同仁,对于性格、行为等方面举止异常的孩子,我们应当在保留他们原本的创造力的前提下,对他们的行为给予积极的评定与正确的指引。毕竟,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也都牵动着父母的心,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展现爱与包容。而现实生活中,皮格马利翁效应则真实的存在着。在美国曾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项测试,他让研究人员给一所学校提供一个所谓的“人才”名单,并告诉校长名单里的学生是经过有效科学测试而挑选出的精英学生,并且即使现阶段变现平常也只是因为天才基因还未完全表现出来。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心理学家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其结果是令人惊奇的,这些原本成绩一般的小天才们皆取得了优异于同龄孩子的成绩。此时心理学家向校长揭晓了谜底——这些孩子是随机挑选的。这个故事不仅向我们说明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对于孩子发展的强大作用,还告诫我们教师在因材施教的前提下首先要学会有类无教。近年来,社会上、学校里有不少恶意的标签错帖在了孩子们的身上,例如不良少年少女、叛逆少年等等。而这些标签背后的价值则是虚无的,它所传达出的信息是一种放弃、消极的期望,它的背后驱动力则是让孩子们的错误行为愈演越烈,最终酿造形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习了社会心理学之后,我应当积极主动地去调整教育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性格行为作出规范,尽我所能的让孩子们感受到公平、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与包容。并且,儿童世界里的所谓公平与我们成人不同,他们想要的只是在合理范围内获得老师还家长同等的关心和爱,因此在与孩子们交往过程中,孩子们带给我的纯粹的感受更有价值。

三、社会心理学对群体生活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在群体生活中的影响通常被人们称为“制度化歧视”,并且这种制度化歧视所带来的影响范围十分广泛,其影响过程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其中包括性别歧视、国籍歧视、社会地位歧视等多种。而在我们生活中,这种歧视也是真实存在的。例如,在中国古代及部分封建腐朽的家庭,所存在的“重男轻女”“男孩能够传宗接代”的一些错误思想、在部分国家及个人思想上所存在的黑色种族歧视等。而这种错误往往是从“火苗”开始,愈演愈烈逐渐形成熊熊大火。所以,作为一名幼师,我应当加强对于学生们在群体生活中的方式引导,教会他们明辨是非的道理,引导他们对人进行客观、正确的评定,而不是凭借着主观臆断将人通过性别、国籍、社会地位等身份而进行划分。在以往的生活经历中,包括我自身的行为中,其实也存在过不同程度的制度化歧视行为。例如,我会在不经意间告诉孩子们,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长大就会像谁谁那样。我相信这种话,在很多家长身上都出现过,并且以往的我对这句话背后的伤害也是不以为然。而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系统学习后,我发现其实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而这种对比性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人格塑造消极型要大过积极性。言论至此,不是说要为孩子提供类似于童话世界的保护罩,而是要清楚地告诉他们这个世界都着不同的物种,并且每一个物种都在社会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应当尽可能的去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但是在追求美好的同时也要懂得接受平庸。于教学而言道理是这样的,与我个人而言道理依旧清晰,在了解社会心理学后,我应当转变我固有的思维方式,将他人的真实表现作为我衡量是非的标准。

综上所述,是本人对于学习社会心理学后所引发的一系列真实感想。未来,我会继续学习心理学知识,力求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为人处事及教育教学能力,为幼教事业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本文链接:https://daizuozuoye8.com/?id=109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请发表您的评论

复制成功
微信号: wuyouhw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wuyouhw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wuyouhw添加微信